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我就想到了一部电影《美丽心灵》: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天才与疯子的区分标准是社会制定的,正确与否,也只是公知的理解而已,真理不必然掌握在大众手中。天才之为天才,必有其对某一事物超乎常人的偏执与痴狂;疯子之为疯子,也只是其内心的深爱与痛苦不能得到理解。◢
作者高铭从精神病患者的眼中为我们展现世界的另一个样子,相信每个人都曾这样怀疑过: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么?那些无法解释的神鬼灵异超能事件全部只是迷信么?自然科学对世界的解释已经得到终极答案了么?科学与迷信之间有确凿无疑的分界线么?"伪科学"之为伪科学是因为它的迷信还是因为它无法被科学所否定?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就一定是错误的么?不要忘了,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说"已经统治地球1300年了。天才与疯子的评判标准,不是事实,而是人心。
本书50个案例大概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最常见的精神病,比如妄想症,精神分裂症,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某人的爱人去世以后,他却能一直认为爱人还活着,而且是平常饮食起居都在一起,还能和爱人对话等等,这种就是因为极其强烈的爱和无法接受的刺激导致的幻觉,对于此种症状,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解。如果精神病患者自身是快乐的,而且又不影响他人的生活,我们就应该尊重他,而不是强行的改变,西方还有专门的'人权机构来维护精神病患者的权利就是这个意思。"他们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只是内心很痛苦。"
一部分人是因为某些未知的原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或者总是能梦到别人梦不到的东西。比如有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做同样的一个梦境:梦到自己一个人住在海平面上,天非常蓝,海非常静,空气非常清凉,可是只有他一个人,每次视线里移动的都只是冰山,耳边的声音都只是海水。那里有十个房间,但是另外九个房间里的都是干枯的尸体。他宁可自己是那些干枯的尸体,也不愿意一个人那样一直等。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一个人,一座城,对那时候的威尔史密斯来说,最大的希望莫过于找到一个同类,我现在都能回想起史密斯那深入骨髓的孤独感,那种孤独感紧紧抓住他,甚至自言自语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一个患者能记住自己所有的前世,能记住所有的生生死死,能记起自己前世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特别是那些极其痛苦的经历,活着非常快乐的日子,那么多挂念的人都消失了,而他却一次次转世后还能记得,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对于这些患者,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用"精神病患者"来称呼,他们承受了常人无法理解的痛楚和压力,日常生活中出现不正常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每个人生命中都曾有过不能告知的痛苦,不表达不意味着没有,我们看不见不代表我们可以否认存在。
第三种精神病患者是最神奇的。这些人往往是对物理学生物学match哲学心理学等有独特的认识,他们自己建立了某种伪科学理论体系,之所以说是伪科学,是因为他们是在现有科学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而且是现有科学否定不了的,更神奇的是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我们现有科学理论解释不了的问题。不管是四维理论还是广义相对论惠勒理论平行宇宙理论超炫理论虫洞概念黑洞概念。
从绝对四维理论来看,流逝的不是时间,流逝的是我们自己,在物质三维理论上加上时间轴的话,我们自己就像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虫子,从床上延伸到大街上,延伸到学校超市,延伸到好多地方。因为我们的动作在每个时间段是不同的,所以跨越时间来看,我们都是一条条虫子。从某一个时间段开始,到某一个时间段结束。
从惠勒理论来看,再加上去年刚刚上映的《星际迷航》,在宇宙中的某个地方,因为多个重力扭曲造成某个平衡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的行星不会公转和自传,自身的重力也被其他重力场吸收掉了,这个行星就会停在那里,那里就是时间的终点。书中的某个患者就坚信自己到过了那里,关键是他能自圆其说,还能让很多人相信他。
从果冻理论来说,我们的物质世界是有极限的,就像果冻一样,果冻中的一些细小的气泡就像是我们的精神。佛教道教基督教都告诉人们有一个天堂或者仙境,其实说的都是一个精神的领域,但是只要精神是受制于肉体等物质世界,人类就不可能超脱出果冻这个物质极限进而到达无限的精神世界。精神存在于不存在之中,存在于无物质之中。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禅修的时候,只有忘记自己和周围物质世界的存在,达到忘我的状态才能享受精神的愉悦。
读这本书的过程内心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物理学基础,要不是作者用一些比喻来解释我几乎是一点看不下去的;另一方面我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在产生对未知世界的恐惧。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很多研究心理学精神病学哲学的人会有点不正常了:在自己没有牢固的世界观体系的前提下去深入研究新的理论是很容易让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会有走入邪教徒的危险,作者也在书中说好几个患者都有邪教主的潜质,但是在已有的坚实的世界观体系下是很难获得突破的,因为用已知去解释未知,用已知去开发未知本就是互相矛盾的,就像我们用三维的理论去理解四维是不可能成功的,就像用男人的思维去理解女人只能是徒劳,你家的小狗狗永远也不会知道你今天早上不高兴是因为你昨晚失恋了。人类真的很渺小,从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来看,现有的认识也许只是天书中一个标点而已。
作者最后用"人生若只如初见"来结尾,是因为作者在接触精神病人的过程中对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迷茫,学的越多,疑惑越多,虽然一直在不停的思考和学习,也有了渊博的知识,可是总没有一个结论,总不能形成一个足以说服自己的理论体系。作者为此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读到纳兰容若这句诗:只要能对未知世界保持着敬畏之心和尊重之心,给自己一个尝试着去了解、辨析的机会,给自己思考和探索的可能,这不就是自己的初衷么,至于能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2太多种说法来证明这个世界是怎么开始的,不是证明是推断却很少有人认真研究过现在我们所在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真的嘛?
中国古代神话里说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于是天地开始,生命开始,世界开始;而在欧洲《圣经》里的观点备受推崇,神用六天创世,夏娃偷食禁果,于是有了世界;而近现代科学则更认同是在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及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到的“大爆炸”的奇点处时空开始。这里提到一个奇点概念,但是提法错了。奇点是不完备测地线所趋向的点极,无限弯曲时空,没有实体,所以也就不存在“奇点处”,没必要的话这种要花很多功夫解释的专业名词最好是不要用。
或许我们不用费心费力弄懂这个世界或者 ……此处隐藏3839个字……的话感染,但当我拿一个苹果放在我的面前时,还没有等到一天,我就把它吃了……
我也很无奈,不吃不喝也就罢了,拿一个苹果放在面前引诱自己,我是受不了这种诱惑。
整部书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根本看不懂患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但有人问我这本书值得一读吗?
值得。
为什么?
你想了解真实的世界吗?每一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一个世界,但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肯定有一种世界观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
就如高铭所说:我尊重他们的存在,但我并不代表我认同。
以一个“疯子”的思想重新审查这个世界,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或许你赞同,或许你不赞同,但无论与否,你脑海中的世界观都将受到洪水猛兽一样的冲击。
到那是,你必将重新认识这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4“有人说这本书很有意思,我觉得这本书不好玩,我在写一个大悲剧。他们知道很多东西很了不起,但是他们没有释放出来,你不能了解到他们的目的。我跟他们接触很多,并没有看不起他们,我很尊重他们的存在,但并不代表我认同”——高铭(作者)
有人说这本书在打着纪实文学的幌子,愚弄着读者,利用精神病患的噱头胡扯:有人说这本书在了解精神病患的内心世界,在为精神病患者洗去污名;有人说这是一本奇书,是在让普通人理解天才,是在启迪人类。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道说:“是人间。”佛说:“是六道之一。”上帝说:“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是无穷的辨证迷雾。”历史说:“是时间的积累。”很显然,每个学说都有各自的解释。然而如果我们去问身边的人,大多不会得到态度认真的回答。大家都很忙,忙于应对考试,忙于生计,忙于各自的事,所以很少会有人在乎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正因为如此,作者决定去问问另一个人群——“精神病患者”们,或者说,我们眼中的精神病人,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书中的精神病人是某些特殊的、有思想的病人,或者说他们也许是某种程度上误入歧途的天才,但作者想让我们去关注的实质是异于平常的思想本身。书中有自认了解了“四维世界”的少年,认为在当今我们所认为的三维空间上跨越时间这个可变维度来看,每个人都会如同“四维虫子”一般,因为我们的动作在每个时间段都是不同的,“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但在这位少年接受专门为他安排的量子物理考试时,结果却很糟糕,也许正如歌德所说的“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吧。书中也有传承了几百年、世代都是中国原生萨满教教徒的姓怪(gui)的先生,他因家族的传统保存着父亲、祖父的头骨与用他们背上的皮所做成的书籍而被认为是“精神病人”,他背负着家族的重担,忍受着自己的命运,他坚守着源于几千年的东西,一直延续到现在。站在当今社会伦理的角度上来看,也许他确实是人们眼中的精神病人吧。可作者认为就是这些“死心眼,有病”的人,用他们的坚持,我们才能了解到历史和过去的某个角落曾发生的那些故事,并且,正因为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的坚持、死心眼,才有了目前所有领域的那些成就。
书中有能看见每个人性格对应的动物的少女、有从小信奉基督教却甘愿做撒旦衬托基督教的少年、有能看见每天发生的事情对应的颜色的女孩、有整天只研究玛雅文化而“走火入魔”的学者等等“患者”。书中也穿插着作者自己的思想与人生观念,他坚持着“朝生暮死”,在每天早上“出生”时便做好了接受不同世界的准备;而晚上时他便会“死”掉,结束掉该遗忘的,储存他所需要的。
我认为评价某一本书时,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该去纠结这本书的内容的真假性,也不应去纠结文中有多少华丽的辞藻,而应在看完这本书,合上封皮时,静下心来去思考作者想通过这本书去表达什么,而我们又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多少。我承认,在我初次偶遇这本书时,确实是封面上的.“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吸引了我。我在初次读这本书时,也曾质疑过这本书中故事的真实性,可当我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读完合上这本书时,我才觉得我真正读懂了这本书,却也从不敢说读透了这本书,也许只是有了某些共鸣,只是有了一些拙见。
原来这本书从来就没有在歌颂精神病患者,而是在写着现今社会中的大悲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初遇这本书的新奇感早已被时间所磨灭,可一次又一次的重读,让我真正爱上了这本书。我对这个世界、对我们的认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渴求着、祈祷着我能去真正认识、真正了解这个世界;我也对这个世界的变幻感到困惑,我也想去寻找到这一切背后的原动力,所以我变得不安,变得焦虑、惴惴不安,以至于我在深夜对着搜索栏不停地查找答案,在图书馆中翻阅一本又一本书籍,在闲下来时一遍又一遍的思考着他人觉得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可对于我来说,未知还是太多太多了,我们都被未知所奴役着。
现今的人们大多在乎着功利,大多为着金钱权力而活,而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些无关利益而真正有意义的事了,金钱的多少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从来如此,便对吗?”他人所认为无关物质生活而变得毫无意义的问题。我们也应该认为毫无意义吗?
生命在永不停息的流逝着,如何让生命流逝慢一些毫无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去探索生命的深度,如何让生命过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未长夜痛哭者,不足以语人生。或许,我们只有经历过痛苦、挣扎和绝望,才能如雨水冲刷过后的明镜一样,真真切切地看清自己的人生!我也曾因被黑暗包围而深感无力、也曾在无人的角落哭泣、也曾被路上的碎石绊倒、也曾被前行路上的荆棘划得遍体鳞伤;可即便如此,当我在漆黑一片的世界中,只要看到一抹光亮,我就会从这前行的路上重新爬起来,哪怕这光再远,哪怕这光再微弱,哪怕这一抹光终将散去,哪怕这路上的荆棘会使我皮开肉绽、血流满地。我都会倾尽全力去追,去握,因为我知道这抹光就是我的初心,是我真正想要的,是我所渴求的。
书中的精神病人不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映射那些在某些不被众人看好的领域苦苦坚持的人吗?为了常人眼中无意义的东西而疯疯癫癫一生,被人打上精神病人的烙印,囚禁于精神病院中。不是说我们要去学习精神病患者,而是说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在面对未知没必要害怕,而是要学会尊重未知的存在。其实,那也是对自己存在的尊重。给自己一个尝试着去了解、辨析的机会,也就才有思考和探索的可能。只有认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会认识到自己的灵魂。
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贵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己还有生命时,在自己还存在的时候,带着自己那颗人类的心,永不停息地追寻那个答案。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满期待。潘多拉盒子里最后一件礼物是希望,就算被质疑,就算被攻击,那又怎么样?不需要为此痛苦或不安,因为人类本就如此,就是有一颗充满好奇、期待、希望、永不停息的心脏。
我喜欢的是新鲜的世界,而不是习惯的世界。
人间一世,我不愿为了完成活着而活,我愿为了梦想而活。
“whereas I was blind,now I see”(从来我是瞎的,如今我看得见)《约翰福音》第九章第二十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