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这样过春节作文13篇

更新时间:2024-06-26 21:59:30
我家这样过春节作文1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家这样过春节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家这样过春节作文1

照宁波的老规矩,过年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腊月初八一到,人们就意识到了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新的一年也即将从这里翻开美好而崭新的一页,这一天大家就各自忙活开了,香喷喷的腊八粥里,布满了各形各色的米果子,孩子当然是不能放过的,我们常常争先恐后地品尝着这来之不易的腊八粥,那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米果,就像在开一个小型的农业展销会,布满情趣的民俗让喝粥的人们那寒冷的身心得到温暖。腊月中旬,许多商场都有“迎新春”促销活动。

那时候的衣服可便宜了,平时两百多元一件的棉衣,此时一百多就可以买到了。因此,人们总会在这时不约而同地来到商场,在“人山人海”中挑选称心的新衣服。

最有戏剧性的要算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了。许多人家都供奉着一位叫灶王爷的老神仙。他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来的好坏事。

过了二十三,人们就更忙了。大家必须准备过年用的东西。除夕到了,家家赶做年菜,到处飘着酒肉的香味。门上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和倒“福”字,屋里也贴好了各种各样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后,长辈们还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这一夜,很多孩子都会把压岁钱压在枕头底下。

正月初一我们都赶着拜访亲戚。晚上,就都又要忙活开了,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上前搀和一下,帮助长辈做春卷,裹汤圆,薄皮甜馅,蕴含着我们对春节美好未来的期盼与憧憬。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就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家家都在吃“宁波汤圆”。吃过晚饭后,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到公园看灯展。这里的灯种类很多——走马灯、宫灯、纸灯,还有纱灯……

过了正月十五,年味儿也如硝烟一般,淡忘了。大人们还是要照常去忙碌地工作,我们又要开始紧张地学习了。

我家这样过春节作文2

我家今年在外公家过年,这个大年过得可愉快了!有这么多的小朋友,我们玩游戏,冒险。别提有多快乐了!上午,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外公家,这里正在放火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地直响。我给外公鞠了一个躬,大大方方地对外公说:“祝外公新年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外公听了,乐呵呵地笑,我看见了,也非常高兴。不一会儿,小朋友都陆续地来了。

我们拥抱了一下,因为我们好久不见了嘛,现在好不容易见上一面,当然十分兴奋了!我把她们,带到我和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我按照妈妈的吩咐——从我带过来的书包里面,拿出了一些从超市里买来的一些质量好的糖果,分给他们吃。大人们见了面也很亲热,爸爸妈妈,则忙着给一些人拜年,送礼。到了晚上八点钟的时候,我的三表妹——“朱秋雨”建议我们去“夜游”(在天漆黑的时候,去外面买东西)。我本来并不想买东西,但是她们执意要去,又怕她们在半路上出事。想一想,还是陪她们去玩玩。我,朱秋雨,我的二表妹“文婷”,和我的四表妹“婷婷”,穿着胶鞋,手挽着手,互相扶着,我的手里拿着手电筒,就这样,我们一走一滑地去了小店,陪她们买好了东西,就回来了。

这次“夜行”可把她们给吓着了,下次,她们可能就不敢再这么做了。晚上,我们玩起了游戏——“捉迷藏”。这个游戏很好玩呢!这次,轮到了“婷婷”和“朱秋雨”来躲,我和“文婷”来找,当她们说:“我们躲好了!”我们进了屋,在床上找找:没有人;在门后找找:没有人;在桌子后头找找:也没有人。就这样,我们找了半天。我突然发现,外公用来装麦子的两个空袋子,怎么鼓了起来,还能立着她们一定在那儿,我从容地走过去,把袋子拿起来,她们果然在那儿。“婷婷”躲的那个袋子里有点脏,所以,她的头上灰蒙蒙地一层,把我们逗的捧腹大笑。欢乐把我们笼罩着。这一年过去了,我要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上一年更懂事!

我家这样过春节作文3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我的家乡满洲里更是有不少讲究,“年味”十足。下面就让我带大家过一个“东北味”十足的春节吧!

“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首民谣道出了家乡春节的习俗。春节前,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购买年货。购买年货是最让人激动、兴奋的事了。到了周末全家总动员,吃的、穿的、日用品,一直买到大家都拎不下为止。虽然家里碗筷已有很多,可在置办年货时,为了人丁兴旺的彩头还是会买些碗筷。

转眼就到了年三十这天,全家人都早早起来开始忙上了。看,奶奶和妈妈准备丰盛的午餐,有鸡,有鱼,有排骨……哇!好吃得可真不少。爸爸和我正忙着贴春联,爷爷哼着歌给奶奶打下手。我们一家人一直忙到中午,饭桌上已经摆满了好吃的,看的人眼花缭乱,直流口水。这顿饭意味着阖家团圆之意,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席间,老少互相祝愿,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大家开始打扑克进行娱乐活动,一家人其乐融融。

到了晚上八点,全家人围坐在电视前,边看春晚边包饺子。这年三十的饺子来历可真不小,因为我们过年要“守岁”,到了半夜12点,新年钟声敲响后要放鞭炮,吃饺子。而且有一个饺子会放进一枚硬币,谁若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就意味着来年一年财源广进。每次我都能幸运的吃到这个饺子,嘿嘿,原来是大人们吃到这个饺子都会偷偷地放到我碗里故意让我吃到。看,我家人对我多好,我会拿这枚硬币换压岁钱。

吃完饺子,伴随着外面漫天的烟花,我该开始拜年了,盼望好久的压岁钱终于要来到了。将近凌晨一点大家开始休息了,因为明天初一还要继续去拜年呢!

这就是我家乡春节的过法,怎么样?是不是又热闹又开心呢?

我家这样过春节作文4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张灯结彩,贴对联,放鞭炮,杀鸡宰鸭……处处都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景象。

腊月二十四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大扫除辞旧岁迎新春了。

今年同往年一样,父母一大早就会把我们从被窝里叫起来,打扫房间,整理书柜,收拾客厅,清洗厨房……洗洗刷刷虽然很累,但一家人一起劳动却也蛮开心的。

接下来就是准备年货了,由于父母工作忙,上班到年二十九,所以今年大家决定不自己做年货了,每个人去超市挑选自己喜欢的年货,我挑选了自己最爱的坚果三只松鼠,妹妹选了好多水果,弟弟选了好多他爱吃的糖……现在的物价好贵呢,付账的时候,发现一大推车的年货好几百元钱呢,瞬间有些心疼:父母赚钱不容易!

大年三十这天如期而至,家家户户都在贴对联,忙年夜饭……我和妹妹想着自己长大了,也帮着妈妈在厨房洗菜切菜打下手,就连三岁半的弟弟也知道到顶楼帮着爸爸杀鸡了。

团圆饭,特别丰盛,我们可以放开肚皮喝饮料,吃鸡腿,吃自己喜欢的大鱼大肉啦……家人互相鼓励互相祝福,热热闹闹。

酒足饭饱后,是我最开 ……此处隐藏3822个字……费事吗?姥姥所讲的美味,制作都非常复杂,而且还要准备非常多。不懂得要去问妈妈,妈妈说,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过年就是要这么热闹!噢,过年原来不仅是忙碌的,还是热闹的。

我还从爷爷口中得知,东北人过年,是不动火的,食物要预先弄熟。但是,爷爷家已经不再延续这个传统了,所以过年我又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啦!过年不仅是热闹的,还是热气腾腾的。

家乡的春节除夕夜十二点时,不能睡觉,要守岁。而且在十二点时,家家户户都会把自己做的金元宝挂在屋檐下,寓意新的一年里能够招财进宝。过年不仅是热气腾腾的,还是有意义的。

大年初一,见面人人都要拜年。过年时要磕头的,以表示对长辈、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谢。过年不仅是有意义的,还是要懂得感恩的。

正月十五是家乡春节的高潮。这一天,锣鼓喧天,即使没有锣鼓,家乡的人们也要拿出铁罐子充当锣鼓敲一敲。龙灯是正月十五必不可少的项目,一般在初八开始扎狮子、搭平台、扎彩灯,各式各样的都有。在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少都会出门,涌上街头,观赏花灯,相互送上美好的祝福,如“老人长寿、少儿安宁”等等。过年不仅是懂得感恩的,还是锣鼓喧天、祝福满满的。

家乡的春节习令我向往,家乡的习俗令我惊叹,希望有一天我能回家乡过春节!

我家这样过春节作文11

寒假到了,年也不远了。一转眼,欢歌笑语传遍大街小巷,快过年了!

年三十,路上行人稀少,偶尔有一两辆汽车穿过,路上很冷清。相反,各家家中欢笑一片,热闹一片。家家在为新年做准备,我们也不例外。

我安静地坐在沙发上,一会儿看看在厨房中忙碌不停的爷爷奶奶和爸爸,一会儿看看手拿扫帚的姑妈和妈妈,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厨房中—奶奶在揉面团。我好奇地跑过去一问,才知道是奶奶要包饺子。我一听,兴奋地要帮奶奶。

我从奶奶手中接过面粉盘和水,捏了起来。刚开始,水过多了,稀稀的,全黏在了手上,奶奶在我手上撒了点面粉,我揉了揉,面团刚刚好。我又和了点,把面团捏得又细又长,再一小段一小段地掐下来,丢到砧板上。然后奶奶递给我了一根擀面杖,一手拿小面团,一手拿擀面杖,右手用力推动着小面杖,滚过来,滚过去,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可我的第一张面皮,被我用力过头,破了。我只好耐心地把它重新搓成小面团,再次擀起来。第二次终于成功了,圆形,厚薄均匀,表面光滑。不料,奶奶却不满意:“面皮要中间厚边缘薄,才不容易露馅。”听了奶奶的话,我又再来一遍,终于做好了一张中间厚边缘薄的完美面皮。我信心十足,一口气做了十多张。面皮好了,陷奶奶也早就准备好了,现在就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包饺子。我拿起一张面皮,用筷子夹起肉馅,放在面皮中央,对折,两只手不断压折边缘。包好啦!没想到,我一把饺子放到盘子里,就散了。我有些生气,使劲压。奶奶见了,说:“要有耐心,慢慢地,才捏的紧。”我听了,点点头,慢慢地在边缘压折,终于第一只饺子做好啦!我大受鼓舞,一下子包完。

奶奶微笑着把饺子放下锅。没一会儿,饺子煮好了,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端着饺子,拿到家人面前,“新年快乐!”我笑着,把饺子递给他们,“我自己做的哦,奶奶只指导了一下。”看着大家满脸的笑容,我也笑了。

过年,所有人都动员起来,一起传递欢乐吧!

我家这样过春节作文12

酒水长,年糕香,馥郁的气味中弥散着久违的温馨。

春联红,鞭炮响,跳跃的空气里蛰伏着节日的欢愉。

在我对家乡的印象里,春节的记忆想必是最为浓郁的。

家乡的春节是有声的。听!“咚……咚……咚……”,那准是壮年男子雄浑有力地敲鼓声,那激昂的鼓点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它敲碎了慵懒的空气。震落了沉重的灰尘,使孩子们振奋、老人矍铄,空气沸腾了!还有大街小巷中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给这春节平添了一份生机与喜悦。瞧,不知是谁家淘气的孩子,手捏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棍小心翼翼地走向那早已摆置好的花炮,只听“哧——”一声,她的手便像触电一般缩了回来,随即跑开几米远,而后两只小手把耳朵捂得密不透风,静静地等待爆炸……

家乡的春节是有颜色的。这不,大年三十还没到,心急得人家早已经贴上了火红的春联,大红灯笼高高地悬挂着,这时往日安静的宅门便有了年的红晕。放眼望去,一切都是耀眼的金和醒目的红,地上安详熟睡的白雪看起来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一副副灵动的红剪纸窗花,喜庆祥和,传递着生活的幸福,表达着来年的期盼。真正地在颜色上一饱眼福的时候还要数除夕之夜了,一个个烟花欢呼者竞相冲向空中,迫不及待地与夜空拥吻。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烟花宛若匠心独具的艺人在黑色的画纸上一泻而下的灵感——这是一场盛大的色彩的聚会!

家乡的春节是有味的。春节来临的前几天心灵手巧的妇女们便开始张罗蒸年糕、包饺子、炸肉丸……这也是全家最隆重、最热闹的时候。一家人围在厨房里,一边寒暄,一边分工合作,揉面、洗菜、切馅、上笼……一年到头,生活的艰辛、隐忍化作了眼前一个个触手可摸、实实在在的幸福,氤氲着醉人的香味。三十晚上的圆桌上,饭菜的香味和这一家人的欢声笑语逐渐汇成了海的意象。那更是亲情的味道,爱的味道。

我家这样过春节作文13

今天是年除夕。我几乎每年都在外地过年,已经记不得在家乡过春节的情形了。不过,无论在哪儿,只要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就会感觉很幸福。

这次我们在xx过春节。时间还早,我与爸爸妈妈,还有表弟,一起在楼下打乒乓球。一边玩,一边听着耳边喜庆的“砰砰”声,尽管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仍旧无法束缚住传统习俗的力量。

晚上的年夜饭,可谓是丰盛极了。首先是饺子。大人们买来了饺子皮,做好了饺子馅。我们一大家子都行动起来,烧水的烧水,包饺子的包饺子,煮饺子的煮饺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做的,吃得更有滋味。我既不会烧水,也不会煮饺子,那干什么呢?包饺子!我和表弟洗干净了手,捋起袖子,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不错,或许我们不能像外公外婆那样包出好看、好吃、不容易露馅,还能立得起来的饺子,但我们有创新,各式各样的新型饺子在我们的巧手里诞生了。每次包饺子,表弟必做一个飞碟饺子,这种新型饺子扁扁的,而且大得像张饼。表弟先将一张饺子皮平铺在手掌上,在上面放了普通饺子两倍多的饺子馅,再盖上一张饺子皮,拧紧,压实,真像一个飞碟。我呢,“发明”了一种又长又扁的饺子,看起来像长了四对脚。

今天却是我家养的那只大芦花鸡的受难日。这只纯正的土鸡香气四溢,吃起来十分鲜嫩,而且油而不腻,我们狼吞虎咽,大嚼着鸡肉,大口喝着鲜香的鸡汤。

还有我最喜欢吃的无刺鱼!鱼的肉质松软,加上妈妈的精湛厨艺,那味道简直是妙不可言,美妙绝伦!烧好后的鱼十分漂亮,色泽金黄,一直诱惑着我。我抄起筷子,吃了一块又一块,太好吃了。我们还吃了几只大对虾,橙红的颜色,嚼劲十足的肉质,都吸引着我。

吃好饭,我们一起到海边散步。蓝色的大海拍击着金黄的沙滩,几个游人坐在海边,放着小型烟花。远处,大型的烟花也在燃放,“砰!砰!”烟花跳到半空,绽开一朵朵绚丽的花儿。我们站在海边,烟花映红了我们的脸,我们的心情也像烟花般灿烂美丽。

《我家这样过春节作文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